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1张。教学目标明确,并对单元作文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有教案,约5580个字。
  第一单元作文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主备人:李媛媛
  一、训练目标
  1、运用联想,广泛选用材料,丰富文章内容。2、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
  二、训练题目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咏物抒情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三、训练要求
  1、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课时安排:3课时
  四、训练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
  (二)、关于联想:
  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它的特点是:从由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
  联想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介绍与想象的区别)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
  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因为花朵那么鲜艳、那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
  我们还往往一提起过去四人帮”打着“反对师道尊严”的幌子迫害广大教师,就想到现在党和政府的尊师重教;一想到解放前中国人民的屈辱,就想到现在中国人民的扬眉吐气,这就是对比联想。
  我们在学习中也会产生联想。例如,同学们知道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阿Q,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熟悉的孔乙己,而不会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阿Q与孔乙己同样是鲁迅笔下的人物,两个人物又有许多接近之处,这又是相近联想。
  (三)、初步训练:
  以上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联想的知识,要真正做到善于联想,还需要不断训练。不过,第一步应该消除畏惧心理,先要打开自己思想的闸门,让思想和激情汩汩滔滔,奔流而出。正像作家秦牧在《土地》这篇散文中所说“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脑子里不要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展开联想的翅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做到海阔天空,八面来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