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4750字。
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三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试卷
2009.2.24 命题人 高悦 审题人 孔令博
一 古诗词默写(15分)
1 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
2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3 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无题》中借神话传说来表达对恋人的热爱和深切思念的诗句是:
□□□□□□□,□□□□□□□。
6 《渔家傲》中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透露出局势对宋朝不利的诗句□□□,□□□□□□□。
7 《行路难》中,慨叹英雄失路,与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有相似的慨叹的诗句是□□□□□□□,□□□□□□□。
8 晏殊的《浣溪沙》中,运用景物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细腻而生动,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的名句是□□□□□□□,□□□□□□□。
9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的作品,请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句子,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句子:
作者或出处:
二 文言文阅读(15分)
(一)(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 填空(1分)
本文选自 《 》 相传是春秋时期 所作。(1分)
11 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肉食者鄙( )②小惠未徧( )
③弗敢加也( )④望其旗靡( )
12文中表明庄公终于有所悟,认识到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的句子是:(1分)
13 本文写作上一个特点是前后照应,请举出两例。(2分)
14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用自己的话归纳。(2分)
(二)(5分)
献媚取宠
晋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乡官],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以求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
15 解释加点词语(1分)
①且待后车( )②吾尝好音( )
16 文中晋文子为何没有停留?他的担忧有道理吗?从哪里可看出来?(用原文回答)(2分)
17 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示?试谈一谈。(2分)
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中秋
余秋雨
中秋理应有凉意了,但今年却不,居然热得一百多年所未有。这不能算秋天,而没有一个像样的秋天,整个一年都遗憾。
正这么懊丧着,收到了当天出版的《文汇读书周报》,看见我的忘年之交黄宗江先生有一篇文章在悼念一位今年刚刚亡故的女诗人。女诗人亡故时享年七十八周岁,但宗江先生一开笔就说:“你没见过她,不知道她人有多美,诗有多美。”宗江先生还引了这位女诗人临终前为自己写的一篇讣告,讣告较长,大意是:我有一间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