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湖南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965 KB
评级:
时间:
2009/4/1 22:05:18
下载:
本月:1 总计:65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3350字 湖南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湖南省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严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
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
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 必:一定
B.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 夺:改变
C.克期不愆,布阵有方 愆:延误
D.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 老:衰老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 本各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
沛公乃夜驰之沛公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 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蒙故业,因遗策
11.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篇以用药宜慎为总原则,提出了一些用药之道,论说精辟透彻,层次分明。作者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并且在指导用药中运用灵活自如。
B.药是在人的肌体中发挥作用的,是内在的;兵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是外在的。“用药如用兵”的说法将内在的转换成外在的,浅显易懂。
C.作者认为药可以用来治病邪,但也有毒害人体的一面,“好服食者,必有奇疾”,是“不得已而后用”的,这体现了他对“药”的辩证认识。
D.文章多用排比句,语言整齐有力,气势充足,以用兵喻用药,突出了用药和用兵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更形象地突出了药的作用,易于接受。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
①.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3分)
译文:
②.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3分)
译文:
③.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3分)
译文:
13.阅读全文,根据作者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慎用药?(4分)
9.答案C(A.如果 B.占据 D.使……疲惫)
10.答案A.(C 分别是代词那,副词一定 D.分别是介词依靠,动词沿袭
11.答案D(“突出了药的作用”错)
12.答案:因此设置军队用来除害,不得已然后才动用;准备药物用来治病,也是不得已后才使用。
答案:对并合旧疾而发作的病,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敌方的内应已经断绝。
答案:《孙子兵法》十三篇,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
13.答案:一要“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病用不同的方法,二要根据身体的状况用不同性质的药。三要注意药材,器具、时间。
湖南省长郡中学200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卷 .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②。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未几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选自袁牧《小仓山房文集》) .
[注:①鄂韡:繁盛,“韡”音wěi。 ②赀:财货,音zī] .
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损重赀 损:花费。 .
B.主人惭其故花 惭:惭愧。
C.客过而尤之 尤:责怪。
D.宜山者山,宜庭者庭 庭:种在庭院
2.下列对文中虚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句中两“之”字后都省略了“于”。
B.“花之怨以死也诚宜”一句中的“也”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
C.“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中的“之”是提宾标志。
D.“以其犹奇于新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两句中的“其”字,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湖南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汇编:古诗鉴赏 人教版
湖南省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通用
2009届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通用
湖南省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人教版
湖南省2009届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人教版
湖南省宜章一中200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 人教版
湖南省宁乡县玉潭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湖南省宁乡县玉潭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卷 通用
湖南省株州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
湖南省祁阳四中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