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0字。
  《离骚》教案
  (祖因举编写09/2/20)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2、诵读文章,把握作品中的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整体把握和品读、鉴赏文中佳句,感受屈原忧国忧民、执着追求理想的高尚品德。
  2、离骚体、比兴手法的使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离骚》长诗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作家作品
  1、屈原概况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他学识渊博,主张实行“美政”,但被当权者排挤,两次被流放,最后悲愤地自沉汨罗,民间用吃棕子、赛龙舟等风俗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2、《离骚》简介
  《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作品前半部分主要写作者矢志报国、高洁自守与不屈不找的精神;后半部分主要表现作者理想不得实现的矛盾心情以及以死殉理想的决心。通过这样的抒写,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3、解题
  “离”通“罹”,“遭遇、遭受”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三、诵读课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