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10字。
  高考语文热点问题专题复习
  江苏省姜堰中学李云
  热点一:汶川大地震和灾后重建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地震。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地震发生后,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快速研究救援工作和马上开展救援工作。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并号召人们发扬“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精神抗灾。
  加快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已被列为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之一,未来两年将安排1万亿元投资,占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四分之一。根据规划,2009年将基本完成灾区农村居民点规划,落实异地迁建农户的建房选址并解决过冬房问题;受灾农民全部住进永久性住房,完成农房重建总量的80%;完成50%的村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任务。目前,仅四川地震灾区就有8400多个重建项目开工。
  分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昔日的污泥浊水可以横扫,昨天的灾难困苦可以逼退。强震大灾面前,我们民族的大善大爱、大情大义、大智大勇瞬间得以集合。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民族,是那么的柔情似水,那么的有情有谊,那么的坚强勇敢,那么的团结无比。尽管这次灾难给中国带来几千亿元的损失,但是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显得空前团结,民族的凝聚力空前高涨。由于我国政府没有回避问题,并高效率地进行抢救工作,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全世界的普遍赞扬。灾后重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重点支持城乡居民倒塌毁损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全面重建灾区群众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争取早日实现灾区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
  应用:
  写作。可应用于坚强、自救、互助、团结就是力量、爱、感动等话题。
  训练:
  以“在灾难面前”为题写一篇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提示:灾难,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灵魂。人们记住了“严蓉”“谭千秋”“向倩”等英雄的人民教师的名字。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活着的人深刻地理解了“爱”的真正含义。
  热点二:奥运“中国元素”与和谐社会
  一幅长达70米的画卷缓缓打开,伴随着悠扬的琴声,20多名舞蹈演员如飞般地舞动,一幅水墨画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原本铺在地上的水墨画瞬间缓缓立起。巨大的舞台上,孔子的弟子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而一个个活体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一个巨大的中国古代的“和”字出现在人们面前,又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展现在眼前,第三个现代的“和”字再次出现,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分析:
  毫无疑问,“中国元素”通过奥运已经征服世界,世界通过开幕式“中国元素”更加了解中国。北京奥运会让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地球村中的位置,更温情地对待历史,更有信心地面向未来。而“和谐社会”内涵极为丰富,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等等。“和谐”,已成为时代的一面旗帜。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中国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开幕式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应用:
  写作。可应用于和谐社会、中国元素、奥运中国等话题。
  训练:
  以“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