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630字。  上海市九校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联考试卷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莱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我还非常想做文化基督山或社会罗宾汉,那种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的隐在冲动,是我30岁上起兴做游侠史研究的重要原因。
  ②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这样认知着,当读到《呼啸山庄》,自然就有一种直想坐起的激动。其他如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深重叹息,读《德伯家的苔丝》的温暖记忆,都构成了个人宝贵的经验。当时,那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尤难言宣。
  ③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几千字,就问:如此虚张声势,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但我要告诉他们,自己读到这些地方,就直想着欲添清泪,成其潺湲,甚至还幻想过独占这轻轻一声,与之相视莫逆。   
  ④我已经不知道,对伟大的作家不总站在人类的经验之外审视人生,还站在人类的知觉之上悲悯人生,今天的孩子能体认多少。他们能像我们一样感觉到,当个人无力表达纤敏而澎湃的激情时,这些伟大作家的经典创造,可以为人们心底无法言说的经验命名,甚至它们就是这种经验最适切的代言?进而,他们能确认,这些伟大的创造,可以如天意神启,让人静听极视,与浩瀚的宇宙相往还;又可以如大雨行潦,为灵魂冲刷出一道开阔的河床?
  ⑤结果自然是糟糕的,许多人除了在中学课本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比读书为探险,法朗士比读书为壮游,都是指书能丰富人的灵魂说的,但他们只拿它作消闲。孟德斯鸠说,读书可以将生活中的厌烦时刻变成美好的时光,他们把它全都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以至于开目仅能上网,伸纸不能修函。欲传达一己曲曲心事,就只能借助于流行语火星文通俗歌曲广告词了。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将要到来的结果会如何的更加糟糕。那种情感的均质化与粗鄙化,或者均质的粗鄙化带来的认知的浅表,已经凸显了一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这种贫薄与匮乏,是必定会阻碍和延缓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的。
  ⑥该如何告诉他们,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尤其重要的,该如何使他们也有这种体验,说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
  ⑦前不久,读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阅读日记》,前言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有一些书,我们是可以轻快地一览而过的,当我们翻到下一页的时候,已经淡忘了前一页的内容;有一些书,我们是需要恭恭敬敬地阅读的,不敢对其中的内容妄加评论;有一些书,仅仅为我们提供信息,也并不需要我们对它们加以评头论足;然而还有一些书,我们是如此长久而深情地挚爱着它们,从最真实的意义上,运用心灵的力量逐字逐句地重温它们。”如法国作家尤瑟纳尔所说,“它们”就是“我们真正的出生地”。
  ⑧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只有与书相视莫逆,才能让人经历劫难之时,既听得到绝望的呼喊,又看得到受苦的灵魂;既体认得到方死的夙愿,复更瞩望于未生的希望。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1.关于阅读经典的作用,高中课文瑞士作家             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也有精辟的阐述。(1分)
  2.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2分)
  3.第①段作者年轻时想做“文化基度山或社会罗宾汉”,意思是             
  (3分)
  4.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说明了读书可以弥补物质上的匮乏,让人忘怀忧喜,超然物外。
  B.第③段“与之相视莫逆”意思是与书成为相互帮助、不离不弃的朋友。
  C.第④段强调了伟大作家的经典创造因缺乏普适性,使孩子们难以走近。
  D.第⑦段画线句说书是“我们真正的出生地”,是就经典的启蒙意义而言。
  5.依据全文,概括阅读经典的作用。(3分)
  6.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 题。(21分)
  鲁山,在鲁之山
  ①一座山,倘与五岳之尊泰山比邻而居,大约是很容易遭受忽略的。 
  ②在齐鲁大地,泰山是山中的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一览众山小”,说的都是泰山之大。泰山不仅雄伟,而且是一座文化的高山。自古以来的帝王,包括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尧、舜、禹,以及秦始皇、汉武帝等等,都把泰山作为封禅的场所。帝王选择祭祀天地的地方,应该是有很多讲究的。 
  ③泰山是被历代帝王捧红的一个地方。 
  ④然而鲁山依然是鲁山,依然保持了自己的一份真实。在我看来,鲁山之所以让人惊喜,就在于它保持了山的本色,拥有一座山本来就该有的那个样子。然而山,果真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么?大约是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