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980字。
《原君》教案
黄宗羲
衡阳市铁一中学王爱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2.研读《原君》,了解黄宗羲对封建君主的认识及其观点:
3.思考与认识黄宗羲观点在当时的进步性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1、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观点。2、文言词句。
教学难点:对黄宗羲思想观点的认识。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诗句:“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万马齐喑究可哀”“万家墨面没蒿莱”,这就是我国封建皇权统治时期社会的真实写照。
比龚自珍略早些的17世纪中叶,明朝灭亡,另一个号称“中央帝国”的王朝——满清走向了它的“辉煌”。这个时期,帝制正盛,风雨如磐,谁要是对“天子”有一点点“不敬”,那就是“大逆不道”。而就是有这样一个人,在这腥风血雨、黑色恐怖的岁月,竟大胆地喊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口号,鼓舞人民把人君打翻在地,掷其皇冠,摧其御座,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气魄!要知道,这可是轻则系身囹圄,重则身首异处、惨遭灭门的“罪行”啊!
喊出这个口号的人,就是黄宗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喊出这个口号的战斗篇章——《原君》。
二、作者作品
1、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出自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权奸魏忠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明亡以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曾大胆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倡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对清末改良主义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一定影响。在文学方面,面对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极力主张反映历史现实,抒写真情实感,反对明代“七子”的模拟之风。所作诗文,多表现高尚节操之作。除《明夷待访录》单刊成集外,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案》等。今人又编有《黄梨洲文集》。
2、一代奇书——《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论和史论专著,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该书从总结明亡教训的角度,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封建帝王的专制独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同时,从民族兴衰存亡的角度,对未来社会所应具有的政治体制提出了独到的政治见解,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这部书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在有2000多年封建传统的中国,它不啻暗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