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3680个字。
  漳州立人学校07-0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命题者:赖烯泰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你们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考试,请认真仔细作答,别马虎,并注意书写,最后祝大家考出水平!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5分)
  1、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5道题计分,共10分)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别离的千古名句是:
  ,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3)《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相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扬子江头杨柳春,。,君向潇湘我向秦。
  (5)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6),,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7)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2、名著阅读。(3分) 
  (填人名)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成了智慧的象征;四大名著中《     》也塑造了另一位著名军师的形象,他就是     (填人名)。
  3、语言运用。(2分)
  邻居说:“你家明明真刻苦,一大清早就练嗓,真够辛苦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论语〉六则》,完成4—8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解释加点词语。(4分)
  (1)可以为师矣可以   (2)是以谓之文也   
  (3)默而识之      (4)诲人不倦    
  5、请从下面的两句中,任选一句用现代汉语来翻译。(3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同学说,自己弄不懂的东西就要虚心去问老师和同学,这叫“不耻下问”。这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分)
  7、所选文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学习的态度;(2)关于学习的方法;(3)关于道德修养。请各举一例。(3分)
  关于学习的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
  关于道德修养:
  8、《论语》六则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请把它们找出来。(超过三个加1分)(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