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00字。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公开课讲稿
  教材分析
  《老子》从各种社会人生问题中,提炼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的矛盾对立项;它对这对立双方的辩证抉择,显示了特有的、卓绝的智慧。本单元只有一节,选录了传世《老子》一书的第二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六章,集中展示了《老子》一书对社会人生问题的辩证思考。教材所选《老子》共7章,或全或不全。其思想涉及“认识观”和社会人生的生存智慧。《老子》一书在表达方面也极富特色,可以说是格言集锦。
  学情分析
  关于老子和《老子》中的文章,学生比较陌生,初中和高中必修学段都没有接触过,所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老子的思想,学生在历史课或课外还是有所了解,特别是老子说的一些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学生很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第5则、第6则选文。
  2、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3、学习和掌握一些的重点字词。
  教学目标
  1、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涉及材料的思想及词汇等多方面的内容。
  2、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来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3、是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向处世的借鉴。
  教学设计
  一、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
  1、所选每一章的内容,不必贯穿一个中心,可能只是老子言及宇宙生成、社会人生的言论的辑录,勉强认为一个中心,难免牵强附会。历来注解《老子》者不可胜数,然对其文、其义歧见纷纷,故教师参考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拆分或整合或补充,以使学生有所了解。文字疏通,学生自主解决,教师辅导;知识性的问题教师主讲;思想性的问题,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再提供自己的想法,与之交流。
  2、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对七则做些取舍,主要在讲授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第5则、第6则选文。教学时,努力展示《老子》思想及其文章的独特性和价值,并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要素。读《老子》一书,我们不仅感觉到它的道理极为深邃,而且感觉到它的行文洁净精微,凝练畅达,是格言,又如歌如诗,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所以,在课堂上要多诵读,力求背诵。
  3、在教学中要,要联系社会现实和师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智慧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