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浙江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精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41 KB
评级:
时间:
2009/4/6 22:30:42
下载:
本月:1 总计:53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6300字 浙江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精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整理人:lyphm001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野花为谁而开 曾纪鑫
①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生命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心旌摇荡,神思翩跹……
③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望去,大家已然走出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专政”与“暴行”。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不觉吟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圆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厄运”,只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⑤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有同伴,没有竞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花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又旺盛饱满、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融而完满。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地之大道,一种永恒的呈示么?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那展开的过程之中。
⑥于是,不禁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迦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于正统佛教,它微妙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缤纷灿烂的千古绝唱。
⑦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就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不就是那释迦牟尼和迦叶的微笑呢?
12.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4分)
答:
13.如何理解作者引用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的作用。(5分)
答:
14.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中两个“价值”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5分)
答:
15.第七自然段作者把“微笑”和“野花”相联系,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应持什么态度。(6分)
答:
12、静谧(1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作者先用“没有风声、虫声、鸟叫”正面描写出山野幽静的特点,同时以声衬静,用空谷足音反衬山野静谧的特征。(3分)
13、①从结构上看,引用陆词承上启下是行文思路的一大转折。(2分)
②从内容上看,作者对野花价值的认识由浅入深,获得生命意义真正的感悟。(2分)
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分)
14、不同。(1分)第一个“价值”是指“我”所认为的野花的价值,即将它的美丽展现给世人,让世人赞美。(2分)第二个“价值”指野花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在于其生命展开过程。(2分)
15、①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贪不求,没有非分之念 ②乐观向上,朝气蓬勃 ③豁达、坦然、自然,超然物外(6分,意思对即可)
浙 江 六 校 联 考语 文 试 卷
用心灵走近蒲松龄
韩青
一个人沿崂山古径攀援,直至崂顶。在这与天穹比邻的天界,择石坐定。那苍海波涛,翩飞鸥鸟,尽收眼底;那阵阵经声,缭绕烟雾,也随罡同一起遁入云端。一个人的世界,最易浮想。想到自己离开生我的这片海边热土已近三十余载了,而这些年来,我苦苦求索的精神之旅中,每每徘徊不定时,冥冥中不时有一面容清癯的老者与我直面,让我汗颜。我知道,他就是清代伟大的布衣作家蒲松龄。
我似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从海边起飞,降落在鲁中的孝妇洞畔,一呆就是三十余年。一旦在这儿扎下了根,就再也不想挪窝起飞了。在淄博,我经常以地主的身份带领外地客人去蒲家庄蒲松龄故居访问。岁月不居,前尘如海。蒲松龄既平凡近人又崇峻旷远的形象,便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记不清去蒲家庄多少次,但给我印象刻骨铭心的还是我一人前往的第一次。
第一次去拜谒蒲松龄先生正是“文革”动乱年代,当我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山东省2009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精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鲁教版
广东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粤教版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刍议——文学类文本阅读ppt 通用
湖南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人教版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ppt 人教版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ppt1 人教版
2009苏锡常镇四大市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取景器里的人》..
江苏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苏教版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ppt 通用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