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620字。  北京市崇文区2009届高三语文3月统练                                           2009.3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第I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学校、考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考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项。
  答其他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题序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过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I卷(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大胆敢言的带百哦委员波网民们形象地称为“民意炮手”,新一届代表委员能否像前任一样秉持公心,针砭(biěn)时弊,仗义执言,令人关注。
  B.通过以上的分析,我想云那的刀耕火种(zhòng)是不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技术,已经昭然若揭了,而那种对文本断章取意的解读,实在令人不耻。
  C.专家认为,危机过后,金融体系必会改弦(xuán)更章,政府应该查封所有破产的金融机构,清理股东和债权人,以重建规模小但生机盎然的金融体系。
  D.亲请是田野舐(shì)犊的老年,刻骨铭心:爱情是草丛缠绵的蜗牛,相濡以沫;友情是草原成群的犀牛,风雨同本,2009,愿你珍惜拥有!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西湖这个最爱,我当然自有说法。好比在北京的天安门,你能看见的是______;
  到了上海外滩,你能领略的是_______;在南京的中山陵,你能感受的是_________:到
  了哈尔滨的道里道外,你能触及的是_________。苏州园校,是__________,精致有余;
  桂林山水是_________,雄浑不足;西安古城雍容华贵,但太________;香港九龙新潮靓
  丽,但太_________;唯有杭州的西湖,清风明月时你能抚摩到它的妩媚,细雨潇潇时你
  能饱经着它的沧桑。
  A.粗犷与豪放      沧桑与悲壮       博大与霸气         浪漫与奢华
  小家碧玉        清秀儿郎         张扬                陈腐
  B.博大与霸气      浪漫与奢华       沧桑与悲壮         粗犷与豪放
  小家碧玉        清秀儿郎         陈腐               张扬
  C.博大与霸气      粗犷与豪放       沧桑与悲壮         浪漫与奢华
  清秀儿郎        小家碧玉         陈腐               张扬
  D.粗犷与豪放      浪漫与奢华       博大与霸气         沧桑与悲壮
  清秀儿郎        小家碧玉         张扬               陈腐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除武功之外,叶问别无长物,既不会经商,也不懂料理家族产业,亦不闻有甚亲戚来往,每日不是和武友研习武功,便在家中陪伴妻儿
  B.看了某网络主管的大作《写给我的团队》,颇受启发,在这里我借花献佛,也写一些短文给我团队的新老成员,方便大家做些总结。
  C.当年“美国老太太”是透支消费的代名词,中国人向“美国老太太”学习,现在美国人开始学习“中国老太太”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D.泰山两千多年的登山史,在中国和世界都是罕见的,中国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有眼不识泰山”的确,要真正认识泰山是不容易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社会的习惯势力,偏见、传统观念和宗教道德等,均能造成接受手术的人心理上的影响,产生一些顾虑或恐惧。
  B.金融海啸随着时间演进,危机焦点由美国移向欧洲,近期东欧的受狙击贬值,酝酿重演上世纪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
  C.1963年66岁的林散之得到傅抱石的赏识,被调人江苏省国家画院当专职画家,从此,林散之周上了书画艺术的道路。
  D.当代的审美心态不可能再像过去那般去膜拜古代名家了,这也就影响到人们专注的力量,这也是不能居敬持久,浅尝辄止的原因。
  5.依据下列对联,依次判断所指的文学家正确的一项是
  ①缅想忠贞,补蹶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②原道有宏文,南海波平能逐鳄;成仙也好义,蓝关雪拥度离尘。
  ③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学家。
  ④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A.杜  甫   韩  愈   鲁  迅   范仲淹   B.苏  轼   韩  愈   巴  金   文天祥
  C.杜  甫   欧阳修   巴  金   范仲淹   D.苏  轼   欧阳修   鲁  迅   文天祥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黄甘陆吉传 (宋)苏 轼
  黄甘、陆吉者,楚之二高士也,黄隐于泥山,陆隐于萧山。楚王闻其名,遣使召之。陆吉先至,赐爵左庶长,封洞庭君,尊宠在群臣右。久之,黄甘始来,一见拜温尹平阳侯,班视令尹。
  吉起隐士,与甘齐名。入朝久,尊贵用事。一旦吉位居上,甘心衔之,群臣皆疑之。会秦遣苏轸、钟离意使楚,楚召宴章华台。群臣皆与甘坐上坐。吉咈然 谓之曰:“请与子论事。”甘曰:“唯唯。”吉曰:“齐、楚约西击秦,吾引兵逾关,身犯霜露,与枳棘最下者同甘苦,率家奴千人,战季洲之上。拓地至汉南而归。子功孰与”甘曰:“不如也。”曰:“神农氏之有天下也,吾剥肤剖肝,怡颜下气,以固蒂之术献上,上喜之,命注记官陶弘景状其方略,以付国史,出为九江守,宣上德泽,使童儿亦怀之。子才孰与”甘曰:“不如也。”吉曰:“是二者皆出吾下,而位吾上,何也”甘徐应之曰:“君何见之晚也。每岁太守劝驾乘传,入金门,上玉堂,与虞荔、申梠、梅福、枣嵩之徒列侍上前,使数子者口呿 舌缩,不复上齿牙间。当此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