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配有《虞美人》课文朗读、邓丽君《虞美人》歌曲,制作精美,实用性强。附配套教案,约2250字。
《虞美人》教案
授课教师:邵秋香
【教学目的】:
1、反复诵读,领会词人寓于词中的愁及其具体内涵——故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痛。
2、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学审美能力。
3、背诵《虞美人》全词。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体会词的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2、对景和事的分析去把握本词的思想内容(即作者的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简介词头皇帝——李煜的故事(具体见课件)
相传978年的七夕之夜,即他的生日这一天,他写下《虞美人》一词,并命乐伎演唱。宋太宗知道后,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虞美人》一词便是李煜的绝命词。那么,《虞美人》一词究竟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给李煜带来杀身之祸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一起去理解词人寓于词中的情感,一起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复习:赏析诗词的一般方法】
二、新课教学:
(一)、全班齐读全词,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思考:从词中找出一个概括词人此时心情的词语。
明确:“愁”
(二)、播放FLASH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初步感受词的意境,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三)、品味赏析:(逐句赏析、重点透过景和事的分析去领会词人的情感——探讨“愁”的具体内涵)
1、 赏析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集体朗读。
(2)指名通其义。
【明确】: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结束?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
(3)【提问】:此句中涉及哪些景、事?
【提示】:春花秋月、往事。
【明确春花秋月、往事的具体含义】
春花秋月:指代美好的事物。
往事:往昔尊贵的帝王生活。
(4)【讨论】:词人借这些景、事来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引导】:诗人为什么不想看见美丽的“春花秋月”?
【提示】:“境由心生”。诗人身为阶下囚,良辰美景徒然勾起的只是他对故国、对过往岁月的思念、忧伤。)
【明确】:借这些景、事来抒发对往昔帝王生活的怀念、思念、感伤、忧伤之情。
2、 赏析第二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指名朗读。
(2)师生共通其义。
【明确】:孤楼昨夜又起萧萧东风,不忍回首啊,皓皓明月下,故乡早已灰飞烟灭。
(3)请同学们想象这句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画中物:小楼、东风(春风)、故国、明月。
[并配一辅助图片帮助学生思考]
(4)这幅画(这些景物)传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从“月”这个典型意象和“又”这个虚词的分析去体会词人的情感】
★“月”意象赏析:——怀念故乡、怀念亲人
例句: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