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40张。重在理解文意,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配有简案约1140个字。
  山市蒲松龄
  主备人:徐世兰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景色。
  3、探究“山市”形成的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反复朗诵,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往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象,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介绍作者、作品
  四、指导朗读:1、小声自读,画出读不准的字,同桌交流解决。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奂山 青冥 飞甍 高垣 睥睨 连亘 霄汉 逾时 倏忽3、齐读课文一遍。
  四、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不能解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探究出的原因
  五、合作学习
  1、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指出奂山山市“数年恒不一见”?
  为下文写神奇的“山市”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
  2、作者写孙公子及其朋友“相顾惊疑”,在文中有何作用?
  从侧面表现出“山市”的神奇。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3、找出并解释《山市》里表示时间的词语,再看看“山市”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明确:三个阶段:(投影明确)
  1)  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2)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3)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