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10字。
二轮作文复习:针对性 时效性
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的问题,重点讲,重点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解一点问题。
一、学生目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读了很多的优秀作文,只会模仿别人的,轮到自己面对作文题写作文了,就不会审题构思了,分不出层次,有的能分出来,但几个层次是重复的。
学生最困惑的就是构思过程,也就是写作过程。这应该是作文的增长点。
我们不妨和学生共同感受写作过程,可以将作文构思构思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面对作文题先发散开去,围绕话题,把能想到的所有与话题有关的内容一一罗列在黑板上。由此,想到话题的方方面面。
第二步,寻找途径,就是将罗列的材料,去粗取精,分别归类,形成有用的素材链。
第三步,分出层次。若干题材相接,形成层次,编排就有了顺序,层次之间或并列,或递进,层次之间就有了某种联系。
有了这三步,再考虑句式、用词,确定文章的题目。至此,文章的构思过程就算基本完成。练上一两次对学生构思是很有帮助的,能够让学生写出一点有个性的东西。
二、不会展开议论1、往往词不达意,或者南辕北辙,令人费解甚至误解。
面对这种情况还是应该做一点非常简单又非常有效的工作,首先让学生想清楚,你这段文字到底要表达一个怎样的道理,认真想明白。如下面这段文字,话题是“面对失误”:
幼鹰的翅膀再强壮也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从失误中领略到翱翔天际的姿态。人亦如此,一次的失误不代表终生的失败,在平常我们的失误不可避免。人不是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是从小一点一滴的教导和失误的改正中找到的。头晕目眩翔的奥运金牌背后刻有无数的失误,栏倒了,出界了,这等等的失误都给他敲响了警钟,在决战2004年奥运会 ,他厚积薄发,从一次次失误中爬起,从而实现了零的突破。我们面对失误不要心灰意冷悔恨终生,平常一次失误并不可怕,我们要从每次失误中吸取教训在决战中一举夺标。
这段论述中心不清楚,句与句之间缺少内在联系,读起来 费解。原因是学生面对话题不知道要说什么,不知道话题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首先想明白,然后将无关的内容去掉。
想明白的基础上就是说明白,按照思维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同主到次,由历史到现实,由具体一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等形式进行训练。围绕中心,思维不跳脱。
2、议论文往往以叙述事例作为文章的主题内容,欠缺思维深度。
方法:比较记叙文与议论文中事例表述的差异,系统研习展开议论的方法。
在议论文写作中,有许多同学对所举的事例缺乏具体、深入剖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两者没有融在一起,致使文章缺乏说服力,文章也就没有了亮点;有的文章叙述事例过于详细,而议论部分过于俭省,导致文体不清。鉴于上述情况,下面介绍几种分析论据的方法,供参考。
1、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
解析: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挖掘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文: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