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有教案,约1970个字。
  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之十一
  积累与运用•表格学案提纲
  第一部分预习作业
  1.仔细阅读下列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单位:元)
  指标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1)概括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①__                                                
  ②______                                                                    _______
  ③
  (2)假如你是总理,看了这个表格后会作出哪些决策?(1分)___________                    __
  (1)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到2005年首破万元,达10493元。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在不断增长,至2005年达到3255元。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2001年差距为4494元,到2005年则达到7238元。(2)加大农村投入,缩小城乡差别,创建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
  2.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 无所谓 不需要 做了 无所谓 没有
  小学 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 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 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结论: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