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50个字。
中考文题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2008年的江西省中考作文题,是一道半命题的作文。作文题目紧贴考生自我的学习生活实际,意在考查考生自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半命题的形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选材范围,易于考生动笔,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
写好此题,看似容易,但要彰显个性,展示才情,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准确审题,立意求深
写好此文,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细读提示语,我们会发现:文题是要求考生写出自我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体验,是自我的“真情流露”,而且,这样的想法是“不曾付诸行动的”。其次是要注意文题中的限制性的词语,文题中在“也”字上加了着重号,作了特别强调,“有时”、“也”这两个词语强调了所写的自我想法与平时一贯的想法应是不相一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如在紧张中,产生放松自己,获取自由的想法;在顺境中,想经历一次磨难历练自己的想法。准确审题之后,我们还要深入思考:我所写的内容是否符合审题要求?是否正确鲜明?是否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应该继续寻求更佳的立意角度。只有这样,你文章的立意才会正确鲜明,高远而独特深刻。
二,精心补题,材料求新
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我们在补题时,应该大胆地舍去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尤其是作文导语部分的词语。我们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进行补题,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同学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半命题作文选材很宽泛,选材时应选取典型新颖、细小真实、与众不同的材料。考生还可在“我”字上打开思路,这个“我”既可以是“本我”,真实的自我,也可以是“他我”,如转换角色,将自己拟化成一粒落入悬崖石缝中的种子,写“我”在顽强与生命之神抗争的同时,也产生了我想放弃的想法,最终突破重重困难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经历。“我”是一本闲置的课外名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