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8道题,约10190个字。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08学年八年级下期语文半期考试试题
一、础知识及运用(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真谛(dì)犀利(xī)执拗(ǎo)憔悴(jiāo)
B、积淀(diàn)旸谷(yáng)稽首(jī)诘责(jié)
C、折戟(jǐ)绮户(qǐ)匿名(nì)眼翳(yì)
D、衔觞赋诗(shāng)经纶(lún)呻吟(shēng)屏障(píng)
2、下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千山万合鹤立鸡群拖泥带水B慷概激昂花团锦簇冥思暇想
C油光可见海誓山盟相形见绌D沧海桑田莫衷一是广袤无垠
3、对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A、猛浪若奔(快速奔驰)负势竞上(依仗地势)
窥谷忘反(同“返”,返回)策之不以其道(驱赶,使用)
B、然后有千里马(这以后)其能千里而食也(食物)
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器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C、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或置酒而招之(有的,有时)
若人之俦乎(类)把酒问青天(端着酒杯)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如果)不敢稍逾约(约定的时间)
未尝稍降辞色(欢悦)援疑质理(询问)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湍急的河流中,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竹筏,以防被巨浪打翻。
B.近来他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不知有什么事。
C.雨后初晴的湖面,晶莹澄澈,油光可鉴。D.他引经据典的一番论述,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二、课内文言阅读(每题2分,共10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四支僵劲不能动B.欲辨已忘言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其真无马邪
7下列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没有妨碍。)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那急流像箭一样快,那迅猛的波浪比马还快。)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嘤嘤地唱出和谐动听的歌。)
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江边两岸的高山,都长满了寒带的树。)
8对课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述说旅行所见的书信,作者用简洁传神的文笔,描写了富春江两岸清明秀丽的景色,使人读后如身临其境,无限向往。
B作者写奇山异水的顺序是由近及远,先写近处的水,在写远处的山,说明了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游览顺序。
C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水,以“猛浪若奔”突出其汹涌气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山,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表现出了群峰耸峙、一比高下的雄奇景象。
D全文最后四句,仍落在写景上,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9本文与《三峡》中对夏季江水的描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相类似的一句是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