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12250字。
2009年枫亭中学高三语文模拟练习卷(一)
(满分150分 150分钟完卷)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㈠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四小题)(4分)
⑴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⑵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⑶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⑷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⑸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阿房宫赋》)
2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只选一小题)(2分)
⑴《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㈡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列一篇文言文,回答2-4题。(15分)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劣: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
B.郑伯如晋 如: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3分)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4分)
译文:
(2)子产而死,谁其嗣之?(2分)
译文:
㈢古诗鉴赏。(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烂漫。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答:
(2)诗歌后两句写法平中见奇,请结合全诗,从语言运用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