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1400字。 高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记分:__________ 第Ⅰ卷 阅读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生命建筑概念是十年前来自十五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实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钢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就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振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康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黏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有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1.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感知自身的变形和振动,从而作出判断反映,调节其框架结构使之寿命延长的建筑。 B. 具有“大脑”及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在突发事故中能作出判断和相应处理的建筑。 C. 能感知自身状态及变化,一旦灾害发生,便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的建筑。 D. 具有大脑,能感知和判断自身的状况,灾害发生前,能进行预报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建筑。 2.对文章第2段中,关于建筑物具有“大脑”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在建筑物内埋植了由无数光纤维组成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B. 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神经”网络对突发事故作出相应处理。 C. 科学家为建筑物体内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D. 计算机程序还为生命建筑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美国彼得.弗尔教授的研究,主要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和“反映”功能,使之能及时“感知”并“反映”建筑物的状况及变化。 B. 在建筑材料中埋植光纤维,目的是让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具有记忆功能并延长寿命。 C. “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是一种让建筑物本身具有自我控制,自我保护功能的技术。 D. 在建筑物中埋植充有异丁建筑物能自我修复。烯酸中黏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是为了让建筑物能自我保护。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