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9道题,约8740个字。
2009年辽宁自主命题中考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4月20)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5分)
“多难兴帮”。中华民族是在不断同各种灾害和困难作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从“抗洪抢险”、“抗击非典”到“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全国人民自强不息、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次次地折射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无艰不(cu‰)______的气势。越在危难的时刻,越能显示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是灾难深重,越能挺起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1)为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cu‰______
(2)为文中的加点字注音。(1分)
脊______
(3)文中有两个书写有误的字,请分别改正过来。(2分)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结合语境,揣摩“脊梁”一词在文中的含义。(1分)
脊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个句子均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分别写在原句的下面。(2分)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举办奥运会是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繁荣、文明的中国形象。
(2)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问题以来,各级政府无时无刻都在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
3、仿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画线句句式一致。(3分)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下面的三幅漫画,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的内容,再用一句话归纳三幅漫画的寓意。(4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幅画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填空。(2分)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零四个月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作家的关注。其中一位叫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国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⑵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⑶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⑷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⑸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⑹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⑺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⑻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源明《饮酒》)
⑼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⑽篷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7、依据对古诗文的理解,按提示填上古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4分)
(1)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包含这一哲理。
(2)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落一般送别诗的窠臼,而是借“送别”倾叶慰藉之情,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