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0120字。
江西省南昌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四)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卷三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玫项是 ( )
A.搭讪(shàn) 执拗(niù) 央浼(měi) 屏(píng)气凝神
B.打烊(yàng) 龌龊(chuò) 大赦(shè) 怙恶不悛(quān)
C.倏(shū)忽 竦(sǒng)然 拾掇(duo) 自惭(chān)形秽
D.瘦削(xuē) 窥伺(sì) 缱绻(juǎn) 正襟(jīn)危坐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赏赍 宽宥 食不裹腹 插科打诨
B.泠泠 藐小 天坼地裂 理曲词穷
C.誊写 笑靥 倍道而行 自增惭怍
D.蹩脚 酒馔 买珠还牍 皇天厚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好像迷迷糊糊地 不清,可一到人家该来还他钱的时候,他会立刻清醒。
②据有关部门介绍, 3月31日,已经有30万人报名参加这项比赛。
③他也太残忍了,仅仅因为儿子逃过一天的课,竟然把他儿子浑身打得 。
④
A.神智 截止 体无完肤
B.神智 截至 遍体鳞伤
C.神智 截止 血肉模糊
D.神志 截至 皮开肉绽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你觉得这样做快活”。奄奄一息的病人回答,“你就按照你的计划去做吧!我不拦阻你!”
B.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李翠莲是一个聪明、能干、坚强的小姑娘,“从小生得有志气。”
C.本次写作用以下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文体;③严禁抄袭;④不少于1000字。
D.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我们学校高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是七、八岁的男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作者在作品中倾吐了对正面人物无比真挚的爱,这种爱是与旧社会的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B. 因为玛蒂尔德出身低贱,因此她没有办法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C. 一部小说能否吸引读者,首先要看它的故事情节,其次是看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D. 他的一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其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是通过他的创作实践日益发展和成熟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近年来,谈“文化”的越来越多,在书法创作和书法研究中,人们也喜欢把“书法”与“文化”联系起来。近现代以来,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在逐渐减弱,进入当代社会,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几近丧失,在这种社会“语境”中,人们更多地看到古今汉字书迹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于是“中国书法是艺术”的观点便产生并逐渐为书法界、理论界所接受。
中国汉字的起源并非一种“艺术”的起源,汉字的书写也并非当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汉字的创造与书写都自觉不自觉地求美,但与我们今天“艺术学”中讲的“艺术”不是一回事。用今天从西方传过来又经我们阐释的“艺术学”的体系“对接”和“推定”中国书法,其结果是在甲骨片、青铜器、竹木简牍、简帛纸张、石头上书刻的文字,都被称为“书法艺术作品”,各类服务于政治、军事、外交、宗教、教育、艺术、习俗、社会交往、信息传播、情感交流的汉字书写活动被称之为“艺术”实践活动,从而把中国人发明和使用汉字的历史被当作“艺术史”去撰写。这种认识的偏差与错位是明显的。首先是曲解了中国历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汉字书写的基本的实用目的;其次是误读了那绝大多数汉字字迹在当时实际显示出多种文化功能和在后世仍然存在的多种文化价值。这种对“书写活动”和“书迹文本”的曲解和误读导致了对“书法”属性和“身份”的错位判断。这些在各种栽体各种材料上为了各种严肃的目的和“郑重的用途”而书刻的甲骨、青铜、简牍、刻石、纸张、文字,其中有多
少是为“艺”的“创作”呢?当我们把“艺术学”中的“创作论”“作品论”“情感论”“再现论”“表现论”“艺术家论”,甚至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用来分析这些“现象”时,有多少地方能合拍合辙?
我们不能把凡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类创造物都视为“艺术”。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美”。马克思所讲的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是讲人的所有活动。审美价值并非“艺术品”所独有,并非是判断艺术与非艺术的标志。中国古代占主流的大量的汉字书写活动不是为“艺”的“艺术创作”活动,而是在各种实用目的的驱使下的“文化活动”,这同人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根本的区别。
6.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书法不是艺术”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 汉字的创造与书写都自觉不自觉地求美,但与我们今天“艺术学”中讲的“艺术”不是一回事。
B. 种种对“书写活动”和“书迹文本”的曲解和误读导致了对“书法”属性和“身份”的错位判断
C. 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美”,马克思讲人按美的规律来创造是讲人的所有活动,包括书法。
D.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汉字书写的基本目的是实用,而不是美观。
7.在作者看来,下列说法不存在认识偏差与错误的一项是 ( )
A.一些学者提出“中国书法是艺术”的观点并逐渐为书法界、理论界所接受。
B.中国汉字的发展史就是中国艺术发展史的一部分,汉字的书写活动就是艺术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