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20个字。
议论文核心段五步论证模式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张逸仙(225700)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中学生所写的议论文,从形式上看,虽已能做到结构基本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但一般不容易把道理说清楚。与他们交谈,他们说写作时,不知道如何论证分论点,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摆事实讲道理,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摆事实讲道理,只能跟着感觉走,“字不够例子凑”。究其原因,抛开中学生思辩能力不强这个因素外,不能掌握如何论证核心段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本文试以考场作文中的两段文字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方法。
例1:
守住心灵的契约需要信守诺言。一位来自山区穷人家的小孩正为没钱上学而烦恼之时,村庄各家各户自发地捐款供他上学。此时,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学有所成之后一定要报答家乡父老。最终他成功了,成为一企业大股东,坐拥几个亿。他年年都回家乡看望父老乡亲,并在当地投资兴办了一所学校。
——《守住心灵的契约》
例2:
因为有了责任,你的精神就有了支撑。正如苏轼、文天祥,他们或仕途不顺,命运多舛,或国难当头,独木难支。但是他们还是坚定地走了下去,是什么给了他们力量?是责任。他们都有一颗报国之心,都有为苍生谋利的责任。他们肩负了这份责任,于是高呼“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日,西北望,射天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责任》
上面两个文段,分别论证了各自的观点:“守住心灵的契约需要信守诺言”、“因为有了责任,你的精神就有了支撑”,然而都不够充分。我们知道议论文重在“论”与“析”,缺少了论析,议论文也就不成其为议论文。例1是典型的“观点+例子”式的论述,所用的材料本身是多义的,比如我们也可以把它用来说明“穷人的孩子易成才”,问题就出在没有充分的分析上。所以,我们必须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分析,使它切合观点,与观点水乳交融。例2尽管对所举事例进行了分析,但语言的连贯性不太好,语意的起承转合做得还不够,因而在整体上不够流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证的严密性。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从“起”“承”“例”“析“结”的五个方面作如下修改:
例1(修改后):
①守住心灵的契约需要信守诺言。(起)②心灵的契约尽管不是写在纸张上,但仍然需要信守诺言。(承)③一位依赖全村各家各户自发捐款才勉强读完大学的山区学子在学有所成、坐拥几亿之后每年都回村看望父老乡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