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30字。
2009年佛山二模作文写作指导
广东顺德国华纪念中学 余卫兵
【出示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吗?” 马克•吐温:“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航】
这是一个具有隐喻性的作文题目,也就是说要透过题目中的“雨过”和“天晴”挖掘出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思考,确定写作的切入点。
“雨”应该指的是生活中带有灾害性的事物或现象,如2008年南方风雪灾害、奥运会圣火传递的风波、5。12汶川大地震、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发关系的紧张、台海三通的进展艰难、农民工纷纷失业下岗、大学生毕业就业苦难等等,都可以视之为生活中的“雨”,这些生活现实,都值得我们用一种“雨过会天晴”的眼光去审视,心态去对待。
“天晴”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难被战胜、问题被解决、危机被消除、风波被平息、苦难终过去、一切变得美好幸福起来。
所以审题要抓住“雨过”和“天晴”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既可以谈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也可以分析主体内在的情绪也体验,要立足于其间的关联词“会”,“会”在这里即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从题目中给予的材料看,应该偏重于“应该”,偏重于“雨过”天一定会晴,表现的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在构思的过程中,写作者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情感发展、人际交往等过程中存在的“雨”,表明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天”一定会晴的,体现出一种个体生命关注自我人生,展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乐观自信的人生观;也可以从关注国家、民族、社会生活的高度,来剖析目我们国际、民族在遇到“雨”后,一定会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下,迎来“天晴”的美好未来。
从立意的角度,可以注意过程的变化性,体现出一种事物趋势的发展变化的流程,例如可以立足于从黑暗到光明、从失败到成功、从萧条到繁荣、从苦难到幸福、从落后到进步、从死亡到新生、从痛苦到高兴、从沮丧到激昂、从大悲到大喜、从失落到获得、从失去到拥有……既可以分析自然现象、也可以谈个人体验(如人生经历、命运改变、心理调整、学习体验等)、还可以谈社会问题(如发展的曲折、经济的起伏、社会的公平、分配的合理等)可以切入的角度很多,要选好一个具体的点,进行立论。
总体把握题目,可以发现这个题目作为命题作文,其实反映了一种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的眼光和心态,不要被眼前的“雨”所吓倒,要坚信“雨过”天“会晴”的,这是一种对未来的充满希望的期待,也是事物发展的可能和趋势的体现。是一个结论性的肯定判断,不能对这一论题进行逆向的思维,也就是不能全部否定火部分否定题目的给予的隐含性结论。如果确定了“雨过天不会晴”或“雨过天未必会晴”的立意就是背离了题目的出题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