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20字。
邳州新城中学0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小说)
①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知识点拨: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从小说的情节入手,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当然,要鉴赏一部小说,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枝枝叶叶上,而要透过情节的枝叶,仔细寻味生活这棵常青大树的根,从而仔细寻味这棵树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生活追求等等。
③从人物形象入手;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头脑中先有人物形象在活动,因此,从人物入手进行认真考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极为重要。小说《药》即通过描写把革命者的鲜血当作治病良药的善良、忠厚而又愚昧、落后的华老栓形象,揭示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④环境描写分析法。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往往为文章定下感情基调,社会环境指导往往体现写作背景,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⑤问题或原因追问法。从情节与环境追问人物性格命运形成的原因,甚至追问情节形成的原因,是把握小说主旨、探究小说意蕴的重要方法。
⑥写作背景分析法。
小说环境背后的大背景往往能充分体现小说的真实主题,而紧扣时代的分析能使我们对主题的欣赏不产生偏差、误导。法国批评家丹纳说过:“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了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永远是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他随时受到当时社会的气候影响,并用饱蘸感情的笔把它传达出来。因此,欣赏小说的主题,可以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例如《药》,写于l919年4月25日,当时的写作背景是: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了,但革命的资产阶级却未能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不觉醒,民主革命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袁世凯最终称帝,张勋最终复辟,这使作者深感失望和痛苦,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剖析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了解到这些,对于小说的主题的欣赏理解就轻而易举了。
常见的命题方式: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个怎样的主题?3、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个那样的主题,你怎么看?4、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5、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6、小说通过塑造某某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旨?7、联系小说所描写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主题。8、如何理解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08年高考没有直接考查小说主题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