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8张。结合实例介绍语言应用试题的解题技巧,含配套教案,约11650字。
2009届高考语言应用试题讲座
一、总论:
1、在试卷所占地位
在2008年高考试题的难度统计中,语言应用试题的难度系数仅次于诗歌鉴赏和散文阅读,得分率为0.61。但是,语言应用试题较之前两者又有所不同:阅读量小,贴近生活,形式灵活,学生更感兴趣;对于其他试题的辐射影响力大,如提取信息题就对于小阅读的信息筛选能力,评论题对于作文提炼论点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此外,语用题规律性强,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水平有明显提高。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大家都对和大家都不容易对的题意义都不是十分大,只有这种难度较大,而又有办法明显提高的试题,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与其它区的学生拉开距离的试题,意义最大。
2、试题特点:
a.规律性强。如:2008年22题
22.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学校拟制作“奥运史话系列展板”。请依据下面资料写一段话,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作为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这块展板的文字说明。(6分)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7月29日首枚金牌诞生——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奥运会金牌得主。140个国家和地区派团参加本届比赛。参加的单位、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单项数目,均超过以往各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本届奥运会破11项世界纪录。获得金牌10枚以上的国家,依次是美国(83枚)、罗马尼亚(20枚)、联邦德国(17枚)、中国(15枚)、意大利(14枚)、加拿大(10枚)、日本(10枚)。就参加夏季奥运会而言,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在1952年派团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未获奖牌。
【要求】根据需要提信息,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答案:
标题:中国正在步入世界体育强国行列
说明文字要点: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赛场。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勇夺首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共获和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四。
这道试题的难度较高,学生对于文字说明这一题感觉很难把握,将要点答全。但通过我们对于试题的分析就可发现答案要点在试题要求中都有所体现。
首先,先看提干,“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指明主体对象是中国,信息整合应该围绕着中国。而“奥运史话”就指明说明内容应该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重大历史转折点。最关键也是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是“为迎接北京奥运会”这一要点,这一句点明这段展板文字说明的目的是:展望北京奥运会,而作为观众最为关注的就是内容自然是中国金牌总数和最终排名。
其次,看材料。有之前对于题干的分析,我们看到对大体内容的提示与限制。在分析才来就可以将材料分成两部分。“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7月29日首枚金牌诞生——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奥运会金牌得主。”为第一部分,许海峰夺首仅为重要事件。第一句为时间背景。后一部分以中国为主要对象,自然要终结夺金和排名。“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在1952年派团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