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50字。
  《劝学》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上《劝学》。
  《劝学》是我们这个学期要上的最后一课文言文,这一课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对于我,是早有预谋的,对于大家,不知是否是有备而来?-----(回答可能是:是或不是)
  (回答是):既然大家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给众多的领导教师检阅我们的成果!
  (回答不是):既然大家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好,那就让我们使出浑身数解,希望我们能不让各位领导老师失望!
  1、诵读课文
  下面我们先大家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音及通假字移到正文上,然后读一下课文,注意停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分钟)
  2、解题:
  ①下面我们看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
  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我们以前学过这个意思吗?——学过,“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课本P90,注解第22)
  为什么要勉励学习呢?
  ——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时尚口号: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学不可以已
  ②作品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
  《荀子》是部什么样的著作?(——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及学法指导之课文导读)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BC.313-BC.238)所著,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本文节选部分出自文章开始几个段落。
  荀况是诸子百家的哪个流派?其思想如何?
  儒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
  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有人曾评价,庄子、荀子瓜分了中国文化:
  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中华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
  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呢?(——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
  1)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认识掌握它,利用它。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2)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法后王"、"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3)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