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9道题,约8750个字。
北京市西城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2009.1
考生
须知 ①语文试卷分为第I卷、第Ⅱ卷、第Ⅲ卷:试卷包括六道大题,28道小题
(不含作文),共8页;答题纸共6页。
②所有试题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第Ⅰ卷 基础•积累(共24分)
注意事项 第Ⅰ卷包括三道大题:一、选择;二、默写填空;三、综合性学习。
一、选择。(共14分,每小题2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涂黑。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 hé ) 呜咽( yàn ) 高屋建瓴(líng)
B.坎坷( kě ) 折本( shé) 滥竽充数( yú )
C.憎恶(zēng) 猝然( zù ) 载歌载舞( zài)
D.绯红( fěi) 湍急( tuān ) 谆谆教诲( zhū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鄙夷 测隐 喘息 走投无路
B.分泌 呵护 沉淀 饮水思原
C.崇尚 毡帽 箫索 轻而易举
D.恣睢 拮据 害羞 根深蒂固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匿名 名副其实
B.精致 无精打采
C.调节 风调雨顺
D.强迫 牵强附会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2008年奥运主场馆“鸟巢”的建筑设计巧妙绝伦。
B.在“我与校园文明建设”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C.《水浒》描绘了千姿百态的梁山好汉形象,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虽然现在书刊、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图片铺天盖地,但是中学生还应该以“读文”
为主,若把大量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造成阅读能力低下,得不偿失。
初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5.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根本不读书, 不喜欢读书,
那么, 谈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不读书就不了解知
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A.如果或者无论因为
B.不但而且无论所以
C.既又即使因为
D.不是就是无论然而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提高和培养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B.当前多媒体的使用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老师不要滥用图像。
C.为了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了解诗歌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很必要的。
D.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
7.人物、出处、作家、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黛玉——《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B.夏侯悖——《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
C.曹植——《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D.范进——《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
二、默写填空。(共6分,每小题1分)
8.从《出师表》一文看,诸葛亮提出“赏罚分明”建议的依据是什么?
9.,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0.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
11.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3.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初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14.你所在的社区要开展“科学处理生活垃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主题宣传日活动,作为社区居民,请你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概括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小区有5幢6层居民楼,每幢楼单元门口都整齐摆放着一组3个240升
的垃圾桶,分别装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小区门口还摆着
一个稍小些的暗红色垃圾桶,用来装废电池。这些垃圾桶都有盖子和脚
轮,里面衬着天蓝色的大塑料袋。
材料二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调查汇总表
项目 实施垃圾分类是否必要 是否知道垃圾分类的方法 是否做到垃圾分类
居民
有必要:95%
无必要:5% 知道:82%
不知道:3%
不全知道:15% 做到:65%
没做到:10%
有时做到:25%
(2)在这个宣传日中,小区需要张贴一些标语,请你从下列标语中选出两则最适合的标语。
(2分)
A.和谐邻里关系
共享美好生活
B.绿化、美化、净化
靠你、靠我、靠他
C.当环保卫士
做时代公民
D.树立节水意识
反对浪费水源
E.追求环保是你我的心愿
参与环保是你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