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20个字。
2009中考考点梳理十七:文言诗词
  专家解读考点: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贯彻这一精神,文言诗词赏析成为2008年不少考区试卷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选材范围(根据80余套2008年中考试题统计):课标推荐的篇目中,7~9年级涉及的有《次北固山下》《夜雨寄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渔家傲》《行路难》《泊秦淮》《游山西村》《天净沙•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关怀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12首(其中,有三个考区选用了《游山西村》,有两个考区选用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6年级涉及的有《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3首;课标推荐篇目以外的有《鸟鸣涧》《淮上与友人别》《渡汉江》《绝句(江碧鸟逾白)》《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夏意(别院深深夏簟清)》《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卜算子•咏梅》《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伤桃源薛道士》《菊花》《从军行(百战沙场铁以衣)》14首(其中,《绝句(江碧鸟逾白)》《渡汉江》均为两个考区选用)。可以看出,有一半的考区选材不拘泥于课标推荐的篇目。
  所占分值:少则3分,多则8分,大多是4到6分。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文言诗词赏析题的常见考点及题型有:
  1.诗意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诗意理解,得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整体把握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来完成这类题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诵读,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再通过语言媒介,深入作品之中,具体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
  2.意境分析(主旨把握)。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的一般步骤是:(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