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小题,约6640字。
  荆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26分)积累运用书写
  1.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工整。
  信心 比 黄 金 更 重 要                         
  2.(2分)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令人震憾( hàn)  沁(qìn)人心脾     B如火如茶(tú)广袤(mào)无垠
  C惟妙惟肖(xiāo)   莫衷(zhōng)一是     D鳞次栉(zhì)比  吹毛求疵(cī )
  3. (2分)水处于天地之间,可谓千姿百态,它可以是江河湖海,可以是溪潭瀑泉,有时是雨露冰霜,有时是云霞霓虹。请你任选水的一种状态,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例句  溪水:因为你没见到过大海,所以才那么自鸣得意。
  4.(2分)阅读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片段,回答问题。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1)请用文中知识来解说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
  (2)文中划线句子是举例子,请你简要说说它试图说明什么道理?
  5.(4分)赏读王维《使至塞上》并答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说说“征蓬”和“归雁”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香菱之口激励赞叹的是哪一联?请就其画面美作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班上决定以“寻觅春天的足迹”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①(8分)走进经典:我们发现古典诗词中有春天的足迹,请你填写诗句。
  有写春花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
  有写春草的:乱花渐欲迷人眼,              ;
  有写春鸟的:池上碧苔三四点,                ;
  有写春蚕的:                ,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写春雨的:春潮带雨晚来急,               ;
  有写春愁的:闻说双溪春尚好,                 ;
  有写叹春的:感时花溅泪;                   ;
  有写惜春的:若到江南赶上春,                。
  ②(2分)走进创造:请你将下面两幅春联补充完整。
  春风吹绿千枝柳    时雨   万树花
  ③(4分)走进生活:请任选一个春季的节日(或节气)写一段话,要求扣住节日(或节气)特点,表现春的气息。(30字左右)
  二、(8分) 文言文阅读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2分)选出对下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以千里称也(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
  B.安求其能千里也(变现无限愤怒谴责的感情)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者……也”句,表分析判断)            
  D.其真不知马也 (表示对“食马者”的嘲讽)                                                               
  8.(2分)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食:食不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尽: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D.或: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9.(2分)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2分)文章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请你说说“千里马”和“伯乐”各有怎样的寓意?
  三、 (12分) 散文阅读
  象    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