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张幻灯片,指导学生领会课文,并有教学资料。
资料1
(一)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二)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基金组织已把1999年6 月16日定为“60亿人口日”。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90—100亿。
资料2
篇末写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中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第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
第二,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第三,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第四,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资料3
北极的旅鼠在数量的年份,会集体奔向海洋跳海自杀,在南极,鲸鱼也会集体自杀。
鲸的“集体自杀”现象是生物界的一大奥秘,虽在南大洋没有发现,但在世界其他海洋早有发生。人们曾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波浪滚滚的近岸海面,突然会出现成群的巨鲸,少则几十头,多则上百头,甚至数百头。它们朝着一个方向,沿着一条路线,集体冲向海滩,自取灭亡。人们对此无能为力,阻挡也阻挡人住,想救也救下了,只好任凭它们一个劲地向岸边冲去。那种死不回头的傻劲,真是令人费解。
资料4
关于旅鼠之谜的纷争一
在1万多年前正是地球上寒冷的冰河时期,北冰洋上的浮冰冻结得厚厚的,经久不化,南来的风又把西伯利亚和北非的大量尘土带到这里,从而在冰面上沉积了一层厚达几米至几十米的沙土层,飞鸟则带来了植物的种籽。当夏季来临时,这奇异的冰原也会草木青青,一片生气,许多适于寒冷气候的北极牦牛、北极羚羊以及旅鼠都有可能在这里生活。
他们还举出现今位于拉普贴夫海和太梅尔半岛以东的利亚堆夫群岛为例,已经证实这里有些小岛就是由冰构成的。只不过时过境迁,气候变化,当年巨大的冰原已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