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890字。新世纪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语文试卷
  (必修3测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簇( cù  )拥     炮( pào )烙      丝绦( tāo )     忖度( duó )
  B. 吮( shǔn )血    朔( sù  )漠      迁谪( zhé )     石栈( zhàn )
  C. 数( cù   )罟    鸡豚( tún )      逡( qūn )巡     句读( dòu )
  D. 汲( xī   )取    默契( qì  )      聒( guā )噪     纤( qiān )细
  2.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斯混    寒喧    连声屏气    出生牛犊不怕虎 
  B. 恬然    揉躏    飞湍瀑流    有志者事竞成
  C. 洿池    舟楫    弃甲曳兵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D. 膏腴    鞭苔    畏葸不前    吃一堑长一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纺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篡成册。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多元文化融合的盛会的愿望。
  B.近几年,草根群体中崛起了一股出自平凡之举却又摧枯拉朽的道德力量,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
  C.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罕见的自然灾害,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殚精竭虑和13亿中国人的众志成城让世界为之赞叹。
  D.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美国将更难得心应手地应对挑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下降,将取决于它能否有效调整其霸权模式。
  二.阅读下面的《寡人之于国也》选段,按要求答题。(9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衣”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师道也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王无罪岁。            D瓮牖绳枢之子。
  7. 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9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