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1980字。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教师卷
  一、语言文字部分(18分)
  A.辟谣梦想复辟    悭吝纤尘不染    禀赋凝神屏气  溽暑繁文缛节 
  B.忤视龃龉不合    坍圮否极泰来    挣钱苦苦挣扎  酩酊铭心刻骨 
  C.唏嘘下自成蹊    濡缕孺子可教    款识掷地有声    涪陵凫趋雀跃
  D.稽首赍志而殁    剽悍彪炳千古    诡谲攫为己有    罗衾自矜功伐
  答案:C(A. bìpì qiān  xiān  bǐng  bǐng rù rù  B. wǔyǔ pǐ pǐ zhèng zhēng mǐng míng  C.xī  xī Zhì zhì  rú rú fú fú  D. qǐ  jī piāo biāo jué jué qīn jī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湖南卫视国际频道还未经开播便“危机重重”、“内外交困”甚至“四面楚歌”的传言甚嚣尘上不绝于耳,今日,湖南卫视国际频道负责人回应说,国际频道绝不会夭折。
  B.启功先生谈起自己收藏的文物,眉飞色舞,如数家珍,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C.美元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次贷危机打击的亚洲股市雪上加霜,难以出现复苏迹象。ìì
  D.在这支庞大的开发队伍中,尽管索尼没有声张,但暗地里却已经做了大量的燃料电池的材料开发工作,意在像他们开锂离子电池先河那样,在燃料电池的开发中一鸣惊人。
  答案:D(D一鸣惊人: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A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危急的境地;B如数家珍:像数家藏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事物十分熟悉,不合语境;C势如破竹: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感情色彩不协调。)
  3.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B.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00万人,教育部主管的国家软件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创造并推出了“准就业”机制,预计明年将解决100万以上大学生的就业。
  C.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D.问责庸官毫无疑问值得叫好,但它是不是一个新的政策,政策力度到底有多大,仅凭媒体提供的单一数据很难作出定论。
  答案:D(A语序不当,改为“不仅让世界更全面地……”;B搭配不当,可以删去“600万人”中的“人”;C句式杂糅)
  4.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考作文评分控制组对影响高三学生作文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                                                               
  (2)                                                               
  4.参考答案:(1)影响学生作文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2)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要抓好语言表达的训练。 
  5.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拿抽象的良心来比喻具体的青山,清新鲜活,巧妙精致。请造两个句子,要求分别为:(1)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2)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6分)
  (1)
  (2)
  5.(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2)悠悠无尽的江水,好像父母的关爱。绵绵的细雨如无尽的愁思。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