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50字。
议论文个性化开头思维导航
高尔基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的确。“作文难。难开头”困扰着许许多多学生。其实,即使是名家也绝不是落笔成章的。列夫•托尔斯泰在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为作品的开头绞尽脑汁,前后写了10个开头,经过好几天才确定下来;写《战争与和平》的开头,则经过了15次的反复修改。开头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高中阶段,议论文是学生写作训练的重点。议论文开头之难也同样成了高中学生面临的问题。现在许多高中生一遇到写作。心里就发怵。有的人苦思冥想,搜肠刮肚,抓耳挠腮,还是半天下不了笔;有的人思绪万千,心潮起伏,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诉说,可就如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也有的人空话、套话开篇,千人一面,矫揉造作,个性全无,读之如同嚼蜡。
毋庸置疑,开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人们所谓的“凤头”、“成功的一半”之说也无不说明了开头在作文中举足轻重的位置。那么,如何在作文时写出富有个性的、精彩的开头呢?笔者以为: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匠氏有度,曲工有节,弈师有谱,作文的开头也离不开一定的写作技巧。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优秀作文多姿多彩的开头笔法。对话题议论文个性化开头的思维方式进行了一些总结和归纳,现阐述如下:
一、事例式开头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例证法是学生最常用、最拿手的论证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事例的说服力有着压倒一切的力量。但是,事例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并没有原则上的规定性,它既可以出现在论证的环节中。也可以在文章开头招人耳目。它摆放的位置完全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而加以灵活处理。当文章的作者以一个活生生的典型事例开篇时,它不但锁定了读者的目光,更以它不可动摇的本质上的可靠性成了自己观点强有力的佐证。一个经典的事例对人的启发作用远胜于喋喋不休的说教。
关于“发现”话题的一篇议论文开头是这样的:
当国王命令阿基米德在不损坏金皇冠的条件下鉴别出其中的金子是否被掺假时,那位智慧老人被难住了。他想啊想,但丝毫没有头绪。也许太累了吧,他想洗个澡好好地休息一下。于是他走向了浴盆,就在这时水从浴盆中溢了出来。也就在这一刹那那位老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阿基米德定律大家都很熟悉,它竟源自如此简单的发现。(《发现的背后》)
这个开头以十分生动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个伟大的定律竟源自于一次简单的发现。但是,简单的背后却隐含着复杂的研究,偶然的发现却凝聚着永恒的追求。文章可由此而生发开去。
当你拥有丰富的事例,而这些事例又都具有典型性时,你也可以使它们以事例群的形式出现在文章的开头。
历史上。武则天轻人情重法制而酷吏频出;宋太祖削武将重文官而中原孱弱;明太祖集皇权废宰相而宦官得势。这些都是破坏平衡付出的沉重的代价。(《平衡的艺术》)
这是关于话题“平衡”的一个开头,短短几句话,却凝练、厚重,极具代表性,三个事例,尽管一句一例,却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事例式的开头,是为了生动地引出话题,阐述道理。明确观点,增加趣味性,因而事例必须与文章的主旨高度一致;同时,也切忌在事例的叙述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