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七大题,约5830字。福建省古田一中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
  考室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古田一中0809学年高一语文模块3结业考试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总分 100分    命题  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共15分,每题3分.)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1]罔,捆蒲草,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2]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3]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1]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释】 [1]罘(fú),捕兽的网。 [2]笥(sì),一种容器。 [3]复者,负责通报的人。  [4]驲(rì),一种车。
  1.文中划线的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的一项是
  A.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B.造于君庭。
  C.齐必侵矣。          D.请而反之。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婴之亡,岂不宜哉。      B.方见国之必侵。   
  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晏子见疑于景公。
  C.吾将以身死白之。       D.因谓其友曰。
  险以远,则至者少。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舍生取义”的一组是
  ①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②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
  ③养其亲者,身伉其难。       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
  ⑤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       ⑥请以头托白晏子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翻译
  (1)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
  (2)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
  二、默写(10分)
  5、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2)衣带渐宽终不悔,                            。
  (3)金风玉露一相逢,                                 。
  (4)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
  (5)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7)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
  (8)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论语》阅读(6分)
  6、选择出对《论语》语段评析有误的一项
  A、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住处,借作动词用。知:同智。孔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B、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其意是,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是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C、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很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傻别人都比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