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10字。
  09年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比喻之教案
  一、比喻在诗词鉴赏中的作用
  1、比喻打比方。有“语言艺术之花”之誉。
  2比喻的作用①生动形象,突显特征;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③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3、答题步骤一一引出原句,分析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所突出特征,综述其好处
  4、高考例题
  例1、08年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例2、08年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例3、08年江苏卷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例4、8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