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1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5 KB
评级:
时间:
2009/5/14 9:58:05
下载:
本月:2 总计:252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7630字。
公开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robve 2009-5-10
教学目的:
1.理解孔子“仁”的内涵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
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3.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教学重难点:感受语言,理解孔子“仁”的内涵。
教学方法:质疑、评析。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谈社会责任感的时候说到“鸟兽不可与同群”,人的社会性属性决定了人是不能脱离他人而存在的,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只能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我们理应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做贡献,理应积极地入世。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那么,人与人之间怎么才能和平相处呢?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无法逃避的、必须得以较好地解决的问题。孔子的思想正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
二、知识梳理
1.3分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记得句子多。
2.翻译一些重要的句子。
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⑤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⑦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勾注一些重要的字词句。
实词:克、归、由、目、敏、怨、言、病、方
虚词:其、以
通假字:知、错、乡
特殊句式:富哉言乎!(主谓倒装)
仁以为己任。(介词宾语前置)
三、“领悟‘仁’的思想,说出‘仁’的内涵”,把握文本思想。
人们一般都承认,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按照《说文》的解释,“仁”字,是会意字,从人,从二,是亲的意思,也就是说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礼记•经解》说:“上下相亲谓之仁。”孔子自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道”,而以德为学说的根本依据,以仁为处世为人的依归,而存身于六艺之中。可见“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
1.“仁”的内涵
①即“仁爱之心”,就是要“爱人”;
这是樊迟问仁时孔子的回答,比较接近“仁”的定义。樊迟问仁时同时还问“知”,孔子回答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可以翻译为“用正确的替代错误的(举直错诸枉),就可以改正错误(能使枉者直)。”
那什么是正确的(直),什么是错误的(枉)?很简单,礼,是正确的,是“直”。非礼、失礼、乱礼、坏礼,都是错误的,也都是“枉”。
“举直”而“使枉者直”属于“仁”,知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4 人教课标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人教课标版
解字说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李清照《醉花阴》视频节目 通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3 人教课标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2 人教课标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1 人教课标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