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870字。  湖南省陶铸中学08-0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共39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与会参与    坍塌殚精竭虑    高亢引吭高歌
  B.塑造追溯    处所处之泰然    骨髓绥靖政策
  C.角度角色    腼腆暴殄天物    中间 仲秋之夜
  D.纵横横财    凋零 风流倜傥   歼灭阡陌交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雄辩   琐事    涣然一新    疲蔽不堪
  B、闲暇   斑驳    根深蒂固     珊珊可爱
  C、骈俪   遏制    水乳交溶     诲人不倦
  D、谐趣   繁衍    光怪陆离     脍灸人口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0年前的那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三中全会选择了以农村改革作为突破口,30年后的这场三中全会的关键词依然是农村改革。时间仿佛走了一个轮回,却是旧瓶装新酒,两次会议所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已经迥然不同了。30年前,中国百废待兴,30年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步入世界前列,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30年前,小岗村那张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是空谷足音,30年后,中国改革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多层次深入展开。
  A 、旧瓶装新酒      B、迥然不同       C、 百废待兴      D、空谷足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此外,在另外两份建议中,她积极呼吁加快股份分置改革措施,运用法律手段打击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
  B.据调查,当今中国,数以亿计的青少年正在通过电视、电影以及网络游戏等来认识生活,在其中形成有关善恶对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认和思考自己与这个社会的关系。
  C.日本广岛六日上午举行了原子弹爆炸六十三周年纪念和平祈念仪式,包括福田首相、五十五国代表和原子弹受害者遗属在内的四点五万人出席,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D.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有纪传体的《汉书》。
  B、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C、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D、巴金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家》、《春》、《秋》被称为“爱情三部曲”。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 ②①④③⑤     B. 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达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