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6230个字。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汨罗市城关中学扬芷
一、积累•运用,与人类文化对话(共19分,第1、5小题各3分,第2、4题各2分,第3小题9分)
1你一定掌握了下列字词。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耐心地将加点字注音,静心地更改错别字,美美地将汉字或拼音书写在方格里。
①毛骨(sǒng)然②独占(áo)头③十分荒谬
④焦灼不安⑤坚决取谛⑥消声匿迹
2你能辨析词义的细微差别吗?请细心品析下面几组词语,为下面文句的空缺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①这个人举手投足不凡,别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文化素养很高的人。
②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雄伟。
③在生死关头,他表现出来的英雄,确实令人们钦佩!
④他这个人办事很有。
A、气魄气度气势气概B、气度气势气魄气概
C、气度气势气概气魄D、气魄气度气概气势
3古诗旖旎,风情万种,让我们与古代诗人、文人对话。请你按要求默写下列名篇中的佳句。
情景是诗。杜甫描述的“,阴阳割分晓”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泰山让人心驰神往;王维勾画的“大漠孤烟直,”的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让人如痴如醉。
情思是诗。我们可以品味“,恨别鸟惊心”的感时伤世,悲哀无奈;也可以感受“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乐观豪迈。
情怀是诗。杜甫高歌攀登泰山极顶的理想:“,一览众山小”;陶渊明低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愿:“衣沾不足惜,”。
情结是诗。李白用“,万里送行舟”吟唱故土难舍、江水含情的思乡情结;陆游用“夜阑卧听风吹雨,”倾诉为国尽力、驰骋沙场的壮志雄心。
情谊是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送别董大时真诚的劝慰;“从今若许闲乘月,”是陆游与农民亲密无间的真挚情谊。
4 “书犹药也,善读者能医愚。”除语文课本外,本学期你一定与一大批好书进行了心灵对话。请从《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部名著中选取一部名著推荐给你的朋友,并简述推荐这部书的理由。
我推荐的名著是:《》。
我推荐的理由是:
5综合性学习与探究(3分,第①问1分,第②问2分)
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默默的感动。在我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奇葩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莲。亲爱的同学,在本期《莲文化的魅力》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了解了关于莲的科学知识,欣赏了不少有关莲的文学作品。下面,请你带我们回顾这次综合性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吧。
①你们班要组织同学们去洞庭湖这个全国著名的赏荷胜地赏荷。活动前,老师要你们搜集有关莲的古代诗歌,准备举行关于莲的诗歌朗诵比赛。你一定搜集了不少这样的诗句吧,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你精心准备的一句有关莲的诗句。
②在《莲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让你们以“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为主题进行科学探究。你准备怎样探究?请你简要拟一份探究活动的方案(只要写出大致的探究步骤)。
二、阅读•感悟,与古今作品对话(共41分)
让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徜徉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去追寻现代汉语的渊源,品味那愈久弥香的经典。
(一)《记承天寺夜游》(共10分,每小题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学习文言文,要了解一些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阅读文言文时要弄清文言句子的大意,请翻译下面这个文言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我的译文:
8请你就“庭下如积水空明”这个描写景物的句子写一句品析的话,品析其妙处。
我的品析:
9写作本文时,苏轼已经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请你揣摩文中最后一句,思考: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的理解:
10本文虽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仔细阅读,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在下面(写出两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