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7300个字。
  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三)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苏中永校对人:苏中永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卷分三部分,共8页。
  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4分)
  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很多光彩,有些人对个人苦难缄默不语,但他们的灵魂逾越了更为高俊的山峰,去俯瞰更为广阔的大地。寻求苦难,就是寻求属于自我的精神美学。如果找到了,你就能够高踞于人类的全部苦难之上,真正领受高原的慷慨溃赠,真正享有朗月繁星的高华,山川草野的壮丽。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剥()缄()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改为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先将有病句的句子找出来并用横线标出,然后逐一进行修改。(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健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第句有语病,修改意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句有语病,修改意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口语交际(6分)
  阳春三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两会”如期举行。
  (1)假如你是本校校报的记者,打算采访我市的一位人大代表。采访之前,你打算如何与之联系?
  (2)听说你要采访人大代表,你的一个同学以现在学习如此紧张为由,觉得你是在浪费时间,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你如何反驳?
  4.诗、文名句填空。(共10分,①—⑥题每题1分,⑦—⑩中任选两题,每题2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必答题:
  (1),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3)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国家强大的根本在于内政修明,而不是倚仗强大的武力,这正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所说的“”。
  (6)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但中国GDP却实现了9.6%的高增长率,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因为“,”啊!(用孟子的思想概括作答)
  选答题:(任选两题作答)
  (7)______________     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      _。(温庭筠《望江南》)
  (9)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武陵春》)
  (10)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     _。(刘方平《月夜》)
  二、阅读•理解(66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能吞能吐”的森林》,完成5~8题。(共16分)
  “能吞能吐”的森林
  (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2)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