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790字。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
  一、(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拗口(ǎo)     执拗(niù )    媲美(pì)    癸丑(guǐ)    旋转(zhuǎn)
  B、孱头(càn)    孱弱(chán)    蹩进(bié)   供养(ɡònɡ)  踮脚(diǎn)
  C、模具(mú)    模样(mó)      脑髓(suǐ)   炮烙(páo)  出岫(xiù)
  D、倾吐(qīnɡ)   顷刻(qīnɡ)     号召(zhào)  发髻(jì)     抹脸(m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蔼      烟霭      荟瘁      国粹      老骥伏枥
  B、陨落      殒命      龟裂      皲裂      礼上往来
  C、阙下      上阕      亲眷      誊写      稗官野史
  D、罪孽      萌蘖      磕头      唠瞌      无上光荣
  3、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小伙子干活比不上老年人,那就太     了。
  (2)对于书法比赛中优胜的班级和个人,应该     适当的奖励。
  (3)物以稀为贵,福建山樱花成为花木市场的     树种,要想购买必须提前跟苗圃场预定。
  (4)凡是公安发现     可疑的人,带回去一讯问,不是嫌疑犯就是在逃犯。
  A、难看    给予    紧缺    行迹
  B、难堪    给以    紧缺    形迹
  C、难堪    给予    紧俏    行迹
  D、难看    给以    紧俏    形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场浩大的劫难,震痛了四川,震动了全国,同时也震醒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底线。
  B、建设新农村要把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突出农村特色,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作为保护农民利益的基本要求。
  C、对大学生的培养,学校不仅是给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发个文凭就可以万事大吉,还要培养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
  5、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是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B、吾力足以举百斤,而不足以举一羽      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C、假與马者,非利足也,而绝江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泉涓涓而始流    则群聚而笑之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曾不知老之将至
  C、吾其还也           其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7、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②列坐其次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⑥约为婚姻  ⑦然秦以区区之地  ⑧吾从而师之 ⑨流血漂橹
  A、全不相同       B、 ①④⑦⑨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 ②③⑥⑧和现在的用法不同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民间传说或神话并非完全出于古人的想象,而往往以某些史前事件为事实依据。“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应是远古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灾害。最近,中南民族大学罗漫提出,著名的神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女娲补天的神话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在远古时期,“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描述的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及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