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80个字。
  杨修之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小说的能力;
  通过对故事的解读,探究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读、述、评、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更拥有用心领会作品、解读作品的
  热情,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有所得有所感悟。
  重点及难点:解读故事,探究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
  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叙写曹操杀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的矛盾冲突。本课试在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感受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分析探究杨修的死因,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有所感悟。
  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
  关于三国,我们知道太多太多的故事流传,青梅煮酒、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败走麦城……
  三国历史精彩纷呈而又令人眼花缭乱,战争,硝烟、厮杀、智斗……成就了一位位乱世英雄,成就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三国演义》正是一部英雄的悲壮之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入其中,领略一二,揭开杨修之死的神秘面纱。
  二、预习检查: 
  1、字词 庖官páo 主簿bù  惇dūn  麓lù   讫qì   谮zèn
  阜fù     绰刀chāo   恃才放旷kuàng   伺察sì
  2、解释加线的字:
  (1)适庖官进鸡汤:恰巧
  (2)数犯曹操之忌:屡次忌讳
  (3)人皆不晓其意:明白
  (4)植然其言:认为……对的
  (5)佯怒夏侯惇
  (6)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就
  三、阅读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改修花园大门;点破“一盒酥”之意;点破梦中杀人;告发“簏”中物;教曹植斩吏出门;为曹植作答教;“鸡肋”的故事。
  四、解读“鸡肋事件”——导火线
  1.杨修死于鸡肋事件,罪名是什么?
  明确:“造言”,“惑乱军心”
  2、什么叫惑乱军心?有没有惑乱军心的嫌疑?(杨修做了什么?对军心有没有一点影响)
  明确:确实是有的,杨修作为行军主簿,私解鸡肋之意,在军营中未得主帅任何指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