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90个字。
  理解诗歌关键词语的含义(讲评课)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如何理解诗歌关键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学会规范答题;  
  2.难点:迁移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通过前面几堂课的复习,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感受到那一份份神奇、独特的美。昨天,我们做了两道理解诗歌关键词语含义的练习题,从同学们的作业情况来看,能基本上掌握了理解诗歌关键词语的方法,但在正确把握景物特征和答题规范性方面还有欠缺,本节课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重点讲评:
  A.2008陕西卷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说说诗中“湿”字的妙处。
  1. 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比照:
  【学生答案】
  A. 将春天细雨蒙蒙的景象生动化了。
  B. 写出了黄昏时雨润万物的景象。
  C. 写出了雨意朦胧的景象,又赋予了雨人的情感,使其拟人化了。
  D.烟雨蒙蒙的氛围更加勾勒出作者内心的焦急。
  【参考答案】“湿”,是淋湿、打湿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师相机点拨:结合语境。)
  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教师展示规范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诗中字的妙处的一般答题格式:是的意思。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