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650字。  第一单元   《用事实说话》单元检测试题
  拟题人:   田秀(山东枣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负荷(hè)      瓦砾 (lì)     勋绶(shòu)      厥(jué)功甚伟
  B.烧灼(zhuó)    颠簸 (bǒ)     栖(qī)息        毛骨悚(sǒng)然
  C.马厩(jiù)     羡慕(mù)      湔(jiān)雪    相濡(rú)以沫
  D.默契(qiè)     舷(xuán)梯    应(yīng)酬      影影绰绰(chuò)
  【答案】D( 默契qì,舷xián梯,应yìng酬)
  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寒喧    不寒而栗     坚如磐石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 踉跄    熙熙攘攘     莫明其妙     惊天地,泣鬼神
  C. 翘首    立功赎罪     庄严肃穆     五十步笑百步
  D. 窒息    战战兢兢     目不暇结     子欲养而亲不待
  【答案】C(A寒暄,B莫名其妙,D目不暇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________于这所中学,现在教龄已满二十年了。
  ②这幅画是我在大学读书时恩师_________的,多年来,虽四海漂泊,但我一直珍藏着它。
  ③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它_______是一个绿洲,一个生态城市,________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中心。
  A.就教    馈赠     既是又是      B.执教     惠赠     不仅仅是还是
  C.就教    惠赠     既是又是      D.执教     馈赠     不仅仅是还是
  【答案】B(就教,指前去请教;执教,担任教学任务。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有谦敬意;馈赠,赠送(礼品),无谦敬意。既是又是,表并列关系;不仅仅是还是,表递进关系)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某市最近出台并实施了《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置法》,大大缓解了事故现场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和拥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B.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C.在生活中,懊悔不仅能消耗我们的精神,磨灭我们的意志,而且也能促使我们反思,帮助我们总结。
  D.为完成2006年世界锦标赛和亚运会的比赛任务,积极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国家女排队委会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在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组织国家女排集训。
  【答案】D(A搭配不当,B句式杂糅,C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自豪地说。
  B.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点18分。
  C.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D.“我知道了,”她看见那个年轻女人光着脚,就对青年工人说,“你放心,我马上找鞋来!”
  【答案】C(“约两、三丈的地方”表示约数时应该去掉中间的顿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