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8370个字。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请先看清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⒈本卷分三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⒉答本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也可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本试卷上,写在本试卷外无效。
⒊做选择题时,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直接填入相应题目后的括号内。其他题型按卷中答题要求作答。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22分)
⒈为下面这段话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改正其中的2个错别字。(4分)
杏花春雨,青石板桥,在江南的油纸伞下才会温婉清闲;浆声灯影,霓虹流连,在秦淮船夫的号角声中才悠久隽永;苍劲的老松,氤氲的云雾,在泰山上方见其神秘秀美;斑驳的光影,幻灭的流萤,于林深处才显得幽深诡异。“万物皆有其所”,合适的位置,才能与物相溶,蒸腾为美。
注音:________;________。
两个别字的正确写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语段中有两句有语病,请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4分)
①大自然是抚育人类成长的摇篮,千万不可将它变成人类自我毁灭的坟场。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且是逆耳忠言。③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④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促进社会事业、经济指标和生态效益和谐稳定的发展。
第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你所熟悉的名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
①从上述名著中自选内容对出下联:(1分)
上联:诸葛亮计退司马懿下联:
②上述名著中,有些人物也可称得上是英雄,但又并非十全十美。请自选一个人物,各用一句话作出正、反两面的评价。(3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1分)
正面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反面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来自社科界的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有些电视台、电台的节目对大众造成误导或消极影响,形成视听污染,主要表现为:有些娱乐节目格调不高,以“奖品”、“金钱”招徕观众;有些节目主持人信口开河,甚至低级趣味,使观众产生厌恶感;科学型、知识型的主持人在各地传媒中均很少……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拟一个醒目的标题,给相关部门写两条整改建议。(3分)
⑴标题:(1分)(不超过10个字)
⑵整改建议:
①(1分)
②(1分)
5.诗、文名句填空。(每题1分,共7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⑧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一题作答,若都答,只批阅前一道题。)
必答题:
①,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做破歌》)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⑤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选答题:
⑦曾经沧海难为水,。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明•陈眉公《幽窗小记》)
二(68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6分)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佑伉
诗歌,是用有节奏有韵律的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而抒发感情,往往要借助于意象烘托特定的意境,这就要求诗也要讲究色彩的运用、颜色的对照、光线的变化,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色彩感,以形成色调鲜明的意境美。
自古以来,诗歌就有用色彩描写、塑造意象表达感情的传统。《诗经》中就有“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何草不黄”等句子。唐诗用色彩营造意境,表情达意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李白“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那么,诗又是如何运用色彩塑造意象、烘托意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