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360字。  荔浦中学2008年春季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段考试题
  第 I 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聊赖      万籁      湍濑      癞头
  B 滥调      谰言      璨烂      夜阑
  C 纸薄      厚薄      薄荷      淡薄
  D 蹒跚      盘桓      愤懑      磐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撅嘴  书声琅琅  信口开河  抱头鼠窜
  B.寒喧  觥筹交错  封妻荫子  沸反盈天
  C.蹙缩  战战兢兢  残羹冷灸  轻歌慢舞
  D.孤僻  委屈求全  藕断丝莲  神情诡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混淆是非”了。
  B.我们要老实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C.他虽然在生活上放浪形骸,但在工作上却尽职尽责。
  D.刚当上小兵,就小看我们,过两年,更把我们看得不名一钱了。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是德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
  B.《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陶潜,东晋田园诗人,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其诗中名句。
  D.小说《孔乙己》、《故乡》、《祝福》、《社戏》均出自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
  A.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上下,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身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
  B.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的母亲。
  C.他的呕心之作《南华经注》因征订数只有三本,被出版社恭恭敬敬退了回来。
  D.两人吃饭时,外祖母说起一些有趣的故事,因此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
  二、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②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
  6.对文中①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冬天肃杀的景象,表明祥林嫂的死让鲁镇人同情。
  B.烘托“我”强烈的压抑和悲愤之情。
  C.表现社会的黑暗,世道的炎凉。
  D.预示着寒冬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7.文中“陈旧的玩物”和“活得有趣的人们”分别是指
  A.“无聊生者”和“厌见者”
  B.祥林嫂和鲁四老爷
  C.过时的供人玩乐的人和乐观的人们
  D.祥林嫂和包括“我”在内的鲁镇的人们
  8.对文中②处划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祥林嫂这样无依无靠的人,活在世上既然如此受罪,还不如干脆死去,这对祥林嫂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B.祥林嫂不能一味地只想自己活命,也要考虑他人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祥林嫂还是死去的好。
  C.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我”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D.表达了“我” 对这个吃人的社会强烈的愤激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