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9020字。
  河北衡水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语文模拟试卷
  答题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  (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山寨      羞答答      永葆生机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谄笑      偃塞湖      非诚勿扰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拐点      嗑瓜子      杀一儆百      言笑宴宴,信誓旦旦
  D.跫音      不折腾      三聚氰氨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2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那天回到家,似乎已经七月流火了,我加了点衣服,看看日历,果然已经立秋,我竟然不知道。于是我又感慨了一番,时间过得真快.
  B.和他交往几十年了,我们无话不谈,互相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可以说是白头如新。
  C.她和孩子们在菜园里胼手胝足地管理着香蕉和茄子。
  D.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
  3 下列各组中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大家欢笑中,我只无言的卧在床上——我不是为女王加冕,竟是为蒲公英加冕了。
  B.这种力,是一般人看见的生命力,只有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
  C.农民工既不愿固守土地,又不愿舍弃他们手中的土地经营权,他们将土地作为退而谋生的重要手段。
  D.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        ;      。      ;     ,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雪下还有冷绿的杂草       (2)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
  (3)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深黄的磐口的腊梅花
  (5)我可记不真切了           (6)蝴蝶确乎没有  www.
  A.(3)(4)(1)(6)(2)(5)      B.(1)(3)(4)(6)(2)(5)  
  C.(1)(3)(4)(2)(6)(5)      D.(3)(4)(1)(2)(6)(5)
  二  (9分,每小题3分)
  有关中国文学叙事学的几点看法(节选)
  格 非
  首先,我要讲讲“作者”问题。为什么要说“作者”问题?我先说一个小的概念。依赛亚•伯林曾经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刺猬,另一种人是狐狸。伯林显然是有所指的,他分析的对象是谁呢?是列夫•托尔斯泰。他说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他自己硬要当刺猬。 
  在我所了解的作家里面,托尔斯泰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他的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他非常关心农民,想着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可是骨子里对农民又非常憎恶,根本瞧不起农民;他整天讲道德、正义,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是一个东正教的信徒,可是在《安娜•卡列尼娜》里面,他确实为那个婚外恋、红杏出墙的安娜辩护。因此,伯林认为,托尔斯泰本人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彼得堡、莫斯科的简单的日常生活,写那种少男少女和他们的爱情故事,非常美好。可是,老托尔斯泰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他要概括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因此,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 
  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古代的小说,我认为古代小说就是一群狐狸,文类各异,趣味不一,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但是到了现代,小说却突然要去做刺猬了,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小说的写作的动机与过去突然不一样了。例如,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 
  我曾经还和蔡翔先生讨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从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始的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我看来,至少吴趼人的短篇小说已经非常现代了。他的小说不管是白话文的熟练程度,还是叙事技巧,一点也不亚于鲁迅。不过我所关心的问题不在这儿。我觉得大家普遍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严格地讲,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什么短篇小说,有的只是残丛小语、道听途说,或者是传奇、志怪、小品、话本、拟话本、变文、鼓词、箴规和遗闻趣事。其实,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可惜,文学界对于这样的大问题却没有好好去梳理。 
  我要问的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强调小说的社会性的?什么时候小说又突然成了救国救民的载体?1902年,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说不发达。我们今天觉得这样的题目会很可笑,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小说的重要,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例如,胡适就是做小说考证出身。胡适的文学观念、见解无甚高明之处。这个人好像不太适合搞创作,谨严有余而性情不足,文学上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好像确实有问题。他说中国最好的小说是《九命奇冤》,当然是不着调的说法。但是胡适这个人非常可爱。他有一整套的理路,他在启蒙运动中贡献巨大,是一个很理性的知识分子。他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这篇文章涉及到文学的社会性问题。文学要写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进入文学描写的范围,他都代作家做了规定。文学在启蒙过程中加入进来,变成科学和民主的忠实的鼓吹者,变成建立民族国家的马前卒。就连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重塑民族灵魂”!                                     (《文学教育》2009年第二期)
  5 文章中提到的“刺猬”和“狐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小说不是刺猬,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
  C.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因此,鲁迅写小说就是要去做刺猬了。
  D.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是指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
  6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举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例子是想证明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作者认为大家将中国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
  C.文学界认为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
  D.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想做刺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