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16700字。
六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2009.5.25.)
一、本大题含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甄别/箴言 忸怩/拘泥 劳累/危如累卵
B.赈灾/拯救 拜谒/笑靥 剥皮/生吞活剥
C.隔阂/干涸 菲薄/绯闻 舍弃/退避三舍
D.掮客/悭吝 跻身/侪辈 着落/歪打正着
1.D(A.zhēn;ní/nì;lèi/lěi;B.zhèn/ zhěng;yè;bāo/bō;C.hé;fěi/ fēi;shě/shè;D.qián/ qiān;jī/ chái;zhuó/zhá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潜伏》的好看和可怕,就在于它宣扬甚至默许,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只要目的是正义的,就可以避开道德和良心的审判。
B.对于当前流行的某些大部头系列图书,有人认为内容扎实、叙述从容,也有人认为行文拖沓、不便阅读,两种意见针尖对麦芒,僵持不下。
C.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表示,面对如火如荼的全球金融海啸,香港没有银行出问题,股票市场运作正常,香港仍然是一个可靠而坚固的金融中心。
D.流浪的行客是孤独的,他们独自孑然一身地穿越了一座又一座城市,见证一场又一场的别离和伤逝,柳枝折断无处寄。
2.B.(针尖对麦芒:比喻双方争执时针锋相对,各不相让。A.甚至:用来引出更突出、更进一步的事情。此处可以用“或者”。C.如火如荼: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荼:茅草的白花。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此处属用错对象,感情色彩不当。D.孑然一身:孤身一人。此处与“独自”重复。)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特别深受网民追捧的郑奎飞,在被《新民周刊》评为“最有可能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人”后,被推到了新闻舆论的中心。
B.各地要本着“在流入地政府管理,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原则,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C.古建筑工程专家乔治•克罗奇告诉美联社记者,阿布佐省首府阿奎阿拉的古代建筑在地震中不堪一击,主要原因在于其建造方式的不当。
D.有关部门提醒:一段时间以来,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传销活动日趋严重,广大群众应学会抵制传销、识别传销、远离传销,避免上当受骗。
3.C(A.“特别”与“深”重复赘余,可删去“特别”;B.“本着……为原则”句式杂糅,可改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D. 语序不当,应改为“识别传销、抵制传销、远离传销”。)
4.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世界卫生组织30日宣布,从当日起,该组织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指代当前疫情,
。
世卫组织已多次表明,虽然这种新型病毒是由猪流感病毒演变而来,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病毒只是使人患病,还没有发现猪被感染的病例。世卫组织还强调,
A.①而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一词
②食用充分烹制的猪肉或猪肉产品不会感染病毒。
B.①而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一词指代当前疫情
②吃充分烹制的猪肉不会感染病毒。
C.①而使用“A(H1N1)型流感”一词
②食用充分烹制的猪肉不会感染病毒。
D.①而使用“A(H1N1)型流感”一词指代当前疫情
②吃充分烹制的猪肉或猪肉产品不会感染病毒。
4.A(①用“开始”,能与“不再”呼应,更强调“从当日起”;不用“指代当前疫情”,更简明,也通过承前省略,加强和上句的连贯性。②用“食用”是书面语,“吃”是口语,此处选用“食用”更庄重,更切合“世卫组织”的身份;“猪肉或猪肉产品”比“猪肉”更周密。)
二、本大题含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5—9题。
潮州韩文公①庙碑(节选)
苏轼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②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得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州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③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
【注】①韩文公,韩愈。 ②房、杜、姚、宋指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 ③焄同“熏”,熏炙。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审:审查
B.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 参:并列
C.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 笃:深重
D.潮人请书其事于石 书:写信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不得回宪宗之惑 不能一岁而归
B.盖尝论天人之辨 盖公之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