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课时,约2620字。《山居秋暝》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深刻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感受诗中的图画美。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主旨,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问答、情境教学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首古体诗之后,今天我们转入近体诗的学习。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  
  二、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其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课文讲解  
  (一)讲解近体诗的相关知识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时间分界为唐代,唐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等几种,在字数上有五言,七言两种。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每一个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节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一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根据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三)诗歌解析,以整体把握诗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间、地点、天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松、泉、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归、渔舟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愿望)  
  (四)品味鉴赏,具体分析诗歌  
  1.品味鉴赏, 感受诗中图画美。  
  (1)意象作为一首诗的主题和作者思想的载体,在历来的诗词鉴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何谓意象呢?意象是指在作品中饱含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  
  提问:找出诗中有哪些意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