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40个字。
  《岳阳楼记》综合复习
  第一段:(记叙)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原文 词语 译文 分析
  1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滕子京:滕子京虽然被降职,但是他并没有消极对待,而是造福地方百姓,不同于一般的迁客骚人。
  2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越:到了。
  具:同“俱”,全,皆。 到了第二年,政务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制:规模。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4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咐。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交代作记缘由。
  第二段:(写景)描写洞庭湖全景并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从而引出下文。
  原文 词语 译文 分析
  1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胜状:胜景,好景色。
  胜:美好。
  状:景象。 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2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涯:边。
  晖:日光。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写洞庭湖全景。
  3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象。 
  4 前人之述备矣 备:详尽 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大具体指:唐贤今人诗赋
  5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作用:引起下文3、4段的写景抒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