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5550字。
深圳外国语学校2009年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4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或字形全对的一组(3分)( )
A.窒(zhì)息 一泻(xiè)千里 侧(cè)隐 放荡不羁(jī)
B.攫(jüé)取 睡眼惺忪(sōng) 孱(chán)弱 折(zhé)中是非
C.日晷(guǐ) 忧心忡忡(chōng) 蹒(pán)跚 迥(jiǒng)乎不同
D.逞(chěng)能 梦寐(mèi)以求 悲怆(càng) 海市唇(shèn)楼
2. 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读书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形成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B.去年五月,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C.我们的年轻一代似乎越来越西化了,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D.这部电影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再次发生,交通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B. 源于新疆的沙尘在西风环流带的吹送下,影响到太平洋地区、东亚和中国。
C. 我们热烈欢迎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到我校莅临指导。
D.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4.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一般地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②“开端”开得好,就能逐步展开矛盾,紧紧地吸引观众。
③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④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的作用。
⑤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
A、②④⑤③① B、⑤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⑤③ D、⑤③④②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5—18题)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5-7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斗折蛇行( )
6.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
7.仔细阅读两段文字并重点品味划线句子,同是被贬之人,同是借景抒怀,苏东坡和柳宗元两位大家在文中表现的情怀有何异同?(4分)
答:
(二)诗文默写(15分)
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①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